我把”中秋”带回家,型糊染中的创意中秋
- 阅读次数:
- 发布时间:2024-12-25
“青韵”艺术染整工作坊
2024年9月14日,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青韵”艺术染整工作坊的轻化工程专业师生带领下,提前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浓厚氛围。通过参与型糊染艺术创作,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是在互动中激发了无限创意。
活动现场,师生们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型糊染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技巧,随后引导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设计属于自己的“中秋”主题图案。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画笔和剪刀,裁剪出“中秋”字样、月亮、桂花树、玉兔等元素,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孩子们对中秋节的独特理解。
在染制环节,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设计贴在拎包上,然后涂抹上天然染料。工作坊的师生们在一旁耐心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在等待染料固色的过程中,相互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对中秋节的期待。
“我设计的拎包上有玉兔在月亮下吃月饼,因为我妈妈告诉我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我想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个特别的拎包。”一位同学自豪地说。
南京工业大学“青韵”艺术染整工作坊的负责人郑春玲教授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为了庆祝中秋节,更是希望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工作坊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理解美育教育的深远意义。
通过这次型糊染艺术体验,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不仅创作出了独一无二的中秋节礼物,也在互动和创作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对传统文化和美育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